袁廣鳴
棲居如詩|袁廣鳴個展
在我的創作當中主要來自於我個人的生命經驗及日常中的影像元素,其意圖除了反應現實外,並同時翻轉這些影像所代表的「理所當然」的想法,使其影像產生另一種思辨的空間,讓觀者在熟習與陌生之間得到未曾有過的感知經驗並同時成就新的「觀看」現實。
2001年開始從個人的生命經驗擴及對城市及全球化的的狀態描述, 透露出台灣普遍的思維:「理想的地方一定是在它方」,某種「去當地化的地方」的潛在意識,一個典型混種並隨時更改自身面貌的城市、或者說是一個無法描述自己、不知身處何處的狀態。地方感(the sense of place)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之下,我們對於「家」的概念更為流動且脆弱,對於所居住城市的記憶更加的模糊。
本次展覽延續2007年來對於「居住」、「廢墟」等想法的延伸,擴大到整個所生處的狀態。 這「狀態」我統括為一個「日常中的不安或不舒適感」、這「不舒適」狀態可能來自於這個台灣島國在政治、社會或居住的一種「不確定性」、「模糊性」、「漂浮」等所隱約深紮的肇因。
「棲居如詩」命名。其典故出自德國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以浪漫主義詩人荷爾德林(Friedrich Hölderlin, 1770-1843)的詩句為題,在1951年所給的一篇(……人詩意地栖居……)講稿。他指出,人存在天、地、神靈之間,唯有這四者合一,栖居/安頓才得以實現。但是在我們所處的現實生活處境下,棲居難以為詩,棲居何以如詩?我們只有奮力的朝向棲居如詩的方向前進,不然,就一起墜落。
袁廣鳴
2015年 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