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展出
功夫狂想:非洲手繪電影海報黃金時期(加納 1985-1999)
展覽由2016年3月11日至4月16日
漢雅軒
Download Press Release PDF

漢雅軒與Ernie Wolfe Gallery協辦

KUNG FU IN AFRICA: Golden Age Hand-Painted Movie Posters from Ghana (1985-1999)
功夫狂想:非洲手繪電影海報黃金時期(加納 1985-1999

01 - Operation Condor

Joe Mensah
《飛鷹計劃》 Operation Condor    1992
油彩畫布  Oil on canvas  162.6 x 101.6 cm
圖檔請注明 -“Ernie Wolfe Gallery提供”

《功夫狂想:非洲手繪電影海報黃金時期(加納 1985-1999)》訂於2016年3月11日(週五)晚上6-8時在畢打行漢雅軒開幕。是次聯展由漢雅軒與Ernie Wolfe Gallery, Los Angeles協辦,Ernie Wolfe III策展,展出三十二幅精選非洲手繪電影海報。各個來自非洲加納的畫家們把心中的「武術精神」糅合在生動多樣的圖像造型之中,成為別具一格的美學,呈現出一個奇特的「中國」。

這次展覽的十三位畫家均來自加納,是自學成材的繪畫大師,各有獨一無二的風格。畫家包括:Joe Mensah, Leonardo, Death is Wonder, Alex Nkrumah Boateng, D.A. Jasper, Stoger, Bright Obeng, Gilbert Forson, Samuel, Dan Nyenkumah, Africatta, Babs, Muslim.

武術在全世界都廣受歡迎,主要以中國功夫為主,相關圖像既多姿多彩,又有著類似的主題,互相緊扣。武術電影業在七十年代的香港堀起,由著名電影商如邵氏兄弟開始發行,功夫電影旋即風靡全球,甚至迷倒遠至加納鄉郊的觀眾。功夫電影演員如成龍、李小龍、李連杰、劉家輝等,以精湛的演技和拳腳功夫,在非洲觀眾中成為名副其實的明星。

EC1 title page兒童們在藝術家Leonardo所畫的電影海報旁嬉鬧,為成龍的功夫電影《簡單任務》招觀眾。攝於加納海岸角區溫尼巴鎮,90年代中期。
攝影:Ernie Wolfe III
圖檔由Ernie Wolfe Gallery提供

策展引言

功夫狂想﹣揚名非洲,衣錦還港

Ernie Wolfe III

 

非洲加納的手繪電影海報想像豐富,魅力洋溢,1985年至千禧年期間正值其「黃金時代」。當時,加納尚未受國外市場壓力所影響,海報專為當地電影觀眾繪製,風格獨特,富有本土情調。那一代最優秀的藝術大師和後起之秀,就在大眾眼前以這種新興畫作激烈比併,火花四濺;大部份手繪海報都有藝術家簽名和創作日期,反映畫家的認真態度。這些藝術家以精湛手繪工藝堅守陣地,抗衡全球化的影響,抵禦印刷技術發展的必然潮流。曾經,他們合力建起一片綠洲;曾經,人手在此一度戰勝機器。

外國電影由乘坐公車到處串公路跑單幫的錄影帶播映販子帶進加納的大街小巷,流動影院文化應運而生。早年,大城市的電影發行商或其助手會穿州過省,帶著小型汽油發電機、一個20吋電視機、幾個揚聲器、卡式錄影機,少不了幾張漂亮吸引的手繪電影海報,展開本地版的電影巡迴馬拉松。日間,電影會在當地的某戶人家或小小的社區會堂播放,晚間就是幕天席地的露天影院了。後來,電影多數在錄影帶電影會(video club) 播放。早期的手繪電影海報是畫在布上的,多數是循環再用的麵粉袋,用木棍之類捲起,方便運送,也可以插在路邊展現。流動影院早已成為歷史,這些早期的手繪海報為這種已經過去的藝術形式留下痕跡,它們既為提高知名度,亦為方便運輸而設計,是非洲以至加納的獨有文化。

EC2 pg 24

路邊電影院 Ahenfie Theatre是 Ernie Wolfe於1991年第一次在加納看到手繪電影海報的地方。
該影院在90年代末拆毀。

攝影:Ernie Wolfe III。
圖檔由Ernie Wolfe Gallery提供

是次展覽名為《功夫狂想─非洲手繪電影海報黃金時期(加納 1985﹣1999)》,精心挑選32幅手繪電影海報代表作,足以反映加納電影海報的「黃金時代」。13位畫家均來自加納,是自學成材的藝術大師,各有獨一無二的風格。這次展覽透過藝術家對武術的詮釋,包括將其視之為美學詞匯和充滿動態的生命力,展示一種對中國的罕見視角。武術在全世界都廣受歡迎,主要以中國功夫為主,相關圖像既多姿多彩,又有著類似的主題,互相緊扣。武術電影業在七十年代的香港堀起,由著名電影商如邵氏兄弟開始發行,功夫電影旋即風靡全球,甚至迷倒遠至加納鄉郊的觀眾。功夫電影演員如成龍、李小龍、李連杰、劉家輝等,以精湛的演技和拳腳功夫,在非洲觀眾中成為名副其實的明星。

30 - The Young Hero

Babs
《迷踪霍元甲》 The Young Hero
1998
油彩 麵粉袋 Oil on flour sack
157.5 x 104.1 cm
圖檔由Ernie Wolfe Gallery提供

25 - Tai Chi

Dan Nyenkumah
《少林小子》 Tai Chi
1997
油彩 畫布 Oil on canvas
165 x 114.3 cm
圖檔由Ernie Wolfe Gallery提供

是次展出的電影海報畫作,代表著一種非洲通俗流行風格,這種風格當年在不出十年間迅速興起。那時,全球化正以武術電影的形式影響加納,令這些滿有才華的加納畫家得以透過電影接觸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並以藝術推崇那個世界裡的英雄人物。更重要的是,功夫電影是香港與非洲之間的直接溝通渠道,中間完全沒有西方文化的阻隔和影響。

在我看來,這些「黃金時代」的電影海報畫跟一般海報霓虹燈箱並無兩樣,只是沒有得助於電力而已。無論是坐在巴士上路過,隔著時速四十英里的沙塵暴,還是站在五英呎的對面馬路,這些海報都吸引異常,馬上就能捕捉人的注意。「黃金時代」早期的海報,往往充滿極其有趣的圖像,甚至完全脫離電影本身的情節和場景。

很多「黃金時代」的藝術家都認為無需先看電影才繪製海報,所以這些海報都以藝術家的想像力為主,輔以奇異獨特的圖像。海報畫顏色鮮艷,風格強烈,在加納當地稱為「群眾磁石」,吸引力甚大;有時,海報的創作靈感源自藝術家自己對主演者的印象、對電影主題的自我詮釋,甚至純粹只是藝術家對電影氣氛的理解。換句話說,海報的圖像運用和背後原動力,往往跟電影本身無關,而是純粹發自藝術家本身的想像。他們對作品的自豪感,甚至在最早期的電影海報畫中都充份流露:大部份海報畫作上,都有藝術家自己的簽名和完成日期。

這批「黃金時代」藝術家的輝煌歲月在九十年代末驟然告終。當時,手繪海報雄霸一時,但卻漸漸受全球化帶來的科技所挑戰,而且日益敗退。沒多久,防水印刷海報就以更低的價格、更小的面積像蜉蝣般擴散,迅速取代手繪海報。人們都渴望進電影院看戲,基本上已經無需用視覺宣傳品去吸引他們入場了。加納生活平淡簡樸,人自然總想去看電影,而非看著夕陽在芒果樹梢寂然西沉。

加納藝術家為當地觀眾繪製海報,介紹中國武術電影─這些圖像所引發的跨文化對話實在令我深感興趣。固然,香港的電影商大概想也沒想過這些功夫電影會在加納上演;也許,這些加納的藝術家也沒想過自己創作的圖像甚至海報本身,竟然有機會在香港展出,而這裡正正就是拍攝電影的地方,電影正正是作品的靈感來源。實在忍不住要歡呼:唷呵!

能看到「世界大同」的一抹美麗風光在香港頂尖畫廊漢雅軒裡綻放,我實在感到非常榮幸。我一直相信,我有責任令其他地方和文化的藝術品發揮潛能,成為跨文化的親善大使;這樣,我們所有人也能藉此看到大千世界的種種相似,求同存異。

(中文翻譯: 林嘉敏)

Ernie. photo of.1995

1995年6月,釣魚愛好者兼策展人Ernie Wolfe III跟從朋友們到加納大阿克拉遠洋捕魚後拍攝。

圖檔由Ernie Wolfe Gallery提供


無雙狼人Ernie 和加納的功夫熱

張頌仁

 

頭一次聽到Ernie的狼嗥在大學一年級生的宿舍走廊Lehman Hall,之後我們斷斷續續一起混過了幾届迷惘放縱的學年。豪爽的Ernie拒絕被功課壓迫,以迷幻的優雅,舉重若輕地應付了學科要求,同時一直不吝對老友們遍送歡樂。聽說他大學幾年都沒有錯過年度的獵鹿季節。

不過我倒從來沒聽說Ernie對功夫感興趣,只知道他是拿執照的鮑魚潛水員、鮪魚釣客、野豬獵人、獵鹿者。他當然知道潛水得來的鮑魚最終結局在哪裡,所以對華夏文明必定早就有所仰慕。

但是把Ernie帶領到中國的環節卻是非洲。

誰也不會猜想Ernie會成為當代藝術界一個旗手,而且,在藝術世界裏,像加納的民間波普這塊沃土還是個奇特的角落。他把這個藝術形態提煉出來,可以說是給西方當代藝術界發明了一種類型。這批無忌的生猛畫家以手繪電影海報的形式把中國功夫和美國好萊塢轉化成非洲的新視覺語言。通過全球主義的潮流,這些加納畫家被帶入了新藝術史的全球想像,給武術正能量與街頭道義還一個公道。他們的視覺手法給壓抑的欲望提供了語言,給失敗的社會建構編寫史詠,也給神鬼魔怪發聲的機會。有些畫家還不止於創造夢幻世界,他們同時積極為陰界做裝修工程,設計奇誕媿麗的葬棺和遺物紀念箱。Ernie早在幾十年前就看到這個創作領域的普世意義,在西方持續為這些藝術家推介,包括2003年廣為專業圈認可的大展Outrageous Supercharge,在MASS MoCA麻省當代藝術館展出。

對Ernie來說,非洲不僅代表事業與交情,還象徵了終極關懷。他早就計劃好要躺在一座加納訂製的五彩龍蝦棺木進入陰界,(除非這件作品被藝術館收購)。他最後告別大概也是一句當地的祝福Harambee!

我們都知道非洲的功夫奇想源自香港電影。銀幕的功夫霸主李小龍就是從香港出發走向世界,一身功夫打遍天下。李小龍以截拳道、旋風腿、雙截棍把身體的能量發揮為個人自衛自信自立的最終依歸。功夫以精煉的肉體叛逆科技世界、對抗工業文明壓迫、打爛金融、辦公室、種族、階級界線,打破所有壓制人性的機制。加納畫家開心過癮的英雄主義把香港的夢工廠發揮為群眾自強、街坊解放的全球想像。

謹此感謝加納諸位師傅分享作品!歡迎轉世龍蝦Ernie!

人民共和六十七年猴年正月

EC1 page 16

每當夜幕低垂,這個位於海岸角,以大海為背景的庭院式錄影帶電影會(video club)即蓄勢待發,準備播放電影。
漁網在切換電影時候會用作布幕,遮掩屏幕。攝於加納海岸角,1998。

攝影:Ernie Wolfe III。
圖檔由Ernie Wolfe Gallery提供

Press Enquiries

E. hanart@hanart.com
T. +(852) 2526 9019

詳情
出版
媒體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