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及中秋歡聚:2024年9⽉14⽇(週六)下午 2 ⾄ 6 時
展覽⾄ 2024年10⽉19⽇
漢雅軒
香港 葵涌 工業街17至21號 美安工業大廈2樓
漢雅軒將於九⽉舉辦葉世強水墨展《天長地久》,精選多幅精彩書畫作品,呈現傳奇畫家葉世強(1926 – 2012)純淨空靈的精神宇宙。
葉世強(1926 年⽣於廣東韶關,2012 年於台北逝世),曾師從⾼劍⽗先⽣於廣 州藝專,並傾畢⾝修為突破創作框架⾃成⼀家。少年時期⽣命歷程反映⼤時代之 流連轉徙,與家⼈兩岸分隔。曾於復興美⼯及台⼤美術社任教,教學⾵格與⾔⾏ ⾝教深受學⽣緬懷。期間亦隨孫毓芹先⽣習古琴、從南懷瑾先⽣禪修,長期以斲製古琴營⽣,在台灣琴界以⾳⾊蒼古鬆透著名。書畫作品僅與少數有緣⼈分享, 絕不隨意⽰⼈。⽣活素樸拙古,深居簡出。他以孤絕⽽熱熾的筆墨融貫⽔墨和油彩等媒材,開拓畫布⼆維向度之侷限,從根植於⽇常的創作實踐推向美學極致, 在離群索居的⽣命歷練中將藝術作為精神淬煉與⾝⼼修為的⽅法。
葉世強於1949年從廣州到台北遊覽,因此定居⽽終⽼台灣。⼆戰後,台灣的藝術家對應西⽅戰後的潮流,以中國傳統為藝術實驗的基礎,探索中國藝術的「現代」出路。葉世強既不願意尾隨西⽅新潮運動,又不願受困於國畫的民族國家范疇,尤其避忌冷戰兩⽅的意識形態困局。葉世強以美術的永恆意境為依歸,同時投⾝於現代和傳統的藝術語⾔,發展出獨特的繪畫⼿法,以強烈的個性和深邃的精神境界打破成規。葉世強同時拒絕了藝術的學院體制與官⽅機制,又以不妥協的⾵⾻抗拒藝術市場和官僚展覽制度。葉世強可謂貧⽽不窮,因貧⽽富得⽣命⾃由,因困⽽早成⽂化界的傳奇。他的案例突出了中國當代藝術論述中亟待整理的問題,⽐如「民族」與「國家」的議題,「意識形態政治下的創作道路」。葉世強代表的這條隱晦的藝術道路在⼀定程度上質疑了戰後以國家論述為主流的藝術史,對研究者提供了寶貴的思考線索。
YEH Shih-Chiang 葉世強 (1926-2012)
Rooster Crowing《啼雞》
1995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彩墨 紙本 135 x 69.5 cm
YEH Shih-Chiang 葉世強 (1926-2012)
Book [Detail]《書》[局部]
1995 Ink on Paper 水墨 紙本 136 x 70 cm
親愛的⽗親:
那年,我在學校曾寫信給你,我不要讀書了,我要上天捉⽉捉星捉太 陽,我要去看⼭和⽔天和地。不兩⽇,你來學校帶我去吃飯,你舉杯 敬以我踐⾏之酒,⼀別到現在。⽗親,我不孤單、不寂寞,因為⽗親 與我同在。
⼋⼋年⼗⼀⽉⼀⽇ 兒 世強
民國七⼗七年寫這封信時葉世強先⽣已經離開韶關故鄉四⼗年,⽗親早在⼆⼗年前⽂⾰年代亡故。天地父母,⽇⽉星⾠。天地備於我,以我叩問天地,此之謂孤絕。以其孤絕之故,葉世強先⽣的書畫可以磅礡⾼⼭俯臨⼤海,幾乎不知藝術館為何事。他喜歡作⼤幅油畫,四周澎湃⽽溢出周界的油彩無法被畫⾯框架,最好展⽰於野外,陳列⼭海之前。連篇滔滔的⼤字佛經是他夜裡於海邊公路的空曠路⾯揮筆潑墨⽽就,本該在星空下濤⾵中孤⾝誦讀。
從⼈⽣履歷看,葉世強修⼼之路,粗看似乎始於為世所棄。他被時代獨困於海隅、⾃棄於藝壇的習氣、失意於愛情、⾃外於社會。然⽽他⾏事與操守卻絕⾮孤僻遺世。細審他的⽣活細⾏與藝術情懷,反⽽只覺得豐富細膩、元氣充沛、⾃得其樂。他晚年回憶成長的軼事,⾏⽂真摯誠懇,懷念故⼟⾵物細緻⼊微、對雙親眷戀情深。他除了執著個⼈藝術目標,⽣活其實活潑又有情趣,完全不是反叛型的藝術家。即使從他那⾰命與抗戰年代審視,他既沒有苦⼤仇深的階級敵意,更沒有⼩資產階級那種時代失落感。從現代藝術的範疇討論葉世強這樣的藝術家找不到恰當定位,唯獨前現代中國的正統論述有「隱逸」這回事。
葉世強的藝術帶著⼀種絕對的純潔感,有如修煉⼈在既貧且困之際,於獨處間豁然開朗,以⾄無所罣礙。離開美術學院後的⼆⼗多年,他除了發奮書畫,也隨南懷瑾先⽣禪修、從孫毓芹先⽣習古琴,無往⽽不利。民國六⼗六年他遷居城外,每週到城裡教課三天,學⽣說他鍛練之苛刻會讓同學重複練習⼀劃筆法連寫六⼩時不許如廁。這反映了他對⾃⼰修煉的專精。技通於神則無往⽽不利,葉世強書畫從來⼀ 氣呵成,⽔墨畫每以分鐘計。
貧⽽不窮,所以富⾜。寓富⾜於貧,所以專精。葉世強越⽼彌精,以⾄⼊聖。「聖」 的修為是「聽」。葉世強的意境有太空的寥廓、亙古的寂寞,畫⾯左右兩邊切不斷的圖境溢於宇宙的無窮盡。⾄於葉公書畫的卜山竜蛇⾛動、嘎然寂⽌,更是⼀以「聽」為師。畫⾯的⼤⽚⾊塊與遼闊跟西⽅⼀九六◯年代的抽象畫可以對照,⽽當時臺灣的美國新聞處的確很積極宣傳紐約⾵頭最盛的新潮,葉公也必定曾經關注。紐約抽象潮的好幾個名家以單⾊塊營造超越世間意象的精神境界,以抽象拒絕現實,轉⽽求證於永恆。葉公不⾛純抽象的路,但是他的拒絕同樣徹底。他拒絕學院制度, 拒絕藝術對社會的任何妥協、⼀切商業利益。他把藝術修為提昇⾄純粹的信仰。
節錄⾃張頌仁《葉世強的天長地久》,2021 年
YEH Shih-Chiang 葉世強 (1926-2012)
Willow Boat [Detail]《柳⾈》[局部]
2005 Ink on Paper 水墨 紙本 136 x 70 cm
YEH Shih-Chiang 葉世強 (1926-2012)
Bamboo 《⽵》
1995 Ink on Paper 水墨 紙本 135.5 x 69.5 cm
YEH Shih-Chiang 葉世強 (1926-2012)
Farmer’s House《農夫之家》
2005 Ink on Paper 水墨 紙本 136 x 70 cm
YEH Shih-Chiang 葉世強 (1926-2012)
Two Lotus Pods, One Leaf [Detail]《⼆蓬⼀葉》[局部]
2008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彩墨 紙本 136 x 70 cm

E. hanart@hanart.com
T. +(852) 2526 9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