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展出
葉世強《海天無垠》
展覽由2019年3月22日至6月3日
漢雅軒
Download Press Release PDF

點此觀賞虛擬導覽

音樂酒會

2019年3月25日(週一)下午6到8時
2019年3月26日(週二)下午6到8時

展期

2019年3月22日至5月4日 (延長至 2019年6月3日) 


 

Banner

1949年葉世強從中國乘搭招商局的「海鴞輪」到台灣。

葉世強的油畫意境,有太空的寥廓、恆古的寂寞,在純淨的畫面似乎瞥見永恆的掠影。

——張頌仁

漢雅軒將於三月為台灣前輩大師葉世強舉辦個展《海天無垠》,著力推出藝術家三十餘幅油畫創作。

葉世強於1949年從廣州到台北遊覽,因此定居而終老台灣。二戰後,台灣的藝術家對應西方戰後的潮流,以中國傳統為藝術實驗的基礎,探索中國藝術的「現代」出路。葉世強既不願意尾隨西方新潮運動,又不願受困於國畫的民族國家范疇,尤其避忌冷戰兩方的意識形態困局。葉世強以美術的永恆意境為依歸,同時投身於現代和傳統的藝術語言,發展出獨特的繪畫手法,以強烈的個性和深邃的精神境界打破成規。葉世強同時拒絕了藝術的學院體制與官方機制,又以不妥協的風骨抗拒藝術市場和官僚展覽制度。葉世強可謂貧而不窮,因貧而富得生命自由,因困而早成文化界的傳奇。他的案例突出了中國當代藝術論述中亟待整理的問題,比如「民族」與「國家」的議題,「意識形態政治下的創作道路」。葉世強代表的這條隱晦的藝術道路在一定程度上質疑了戰後以國家論述為主流的藝術史,對研究者提供了寶貴的思考線索。

關於葉世強(1926 – 2012)

葉世強(1926 年生於廣東韶關,2012 年於台北逝世),曾師從高劍父先生於廣州藝專,並傾畢身修為突破創作框架自成一家。少年時期生命歷程反映大時代之流連轉徙,與家人兩岸分隔。 曾於復興美工及台大美術社任教,教學風格與言行身教深受學生緬懷。期間亦隨孫毓芹先生習古琴、從南懷瑾先生禪修,長期以斲製古琴營生,在台灣琴界以音色蒼古鬆透著名。書畫作品僅與少數有緣人分享,絕不隨意示人。 生活素樸拙古,深居簡出。他以孤絕而熱熾的筆墨融貫水墨和油彩等媒材,開拓畫布二維向度之侷限,從根植於日常的創作實踐推向美學極致,在離群索居的生命歷練中將藝術作為精神淬煉與身心修為的方法。2015年,香港藝術中心精心策劃的「入勝」展,是葉世強首次的大型個展。

Press Enquiries

E. hanart@hanart.com
T. +(852) 2526 9019

詳情
出版
活動照片
視頻